[开岸遴选]法定公文格式汇总

开岸遴选
2023-09-09

决议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目的--理由--安排。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成文日期:在标题之下用括号标明成文日期


正文两项内容:一是前言部分,写明决议的依据(理论依据、事实依据)直接陈述;二是决议的事项


落款:写发文机关名称可全称或简称,可省略



决定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和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举措;目的--理由--安排。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正文:可采用分条列述式,篇段合一或分段式写法,要写明决定的根据和决定的事项


结尾: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



命令(令)


结构模式


【基本框架】原由--内容--要求;原因目的--规定或措施--希望或要求。


标题

①发布者+事由+文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

②发布者+令,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③事由+文种,例如:《抗洪抢险的命令》;

④文种,例如:《嘉奖令》


编号:从国家领导人任职开始依次编排的流水号,直至任职期满为止。


正文:行政令内容分为:一、发令原因(目的、根据)二、命令的事项三、执行要求;


嘉奖令内容:顶格主送机关,


签署:写明发令单位名称或单位负责人的职务及姓名


成文日期,写于签署之下。



公报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目的或意义--内容--号召


包含三种公报结构模式

1、会议公报

标题:会议名称+文种

成文日期:标注在标题下方,用括号括起

正文引言(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出席会议的人员、议题、及其主要活动内容);决定事项;会议的号召与要求


2、统计公报

标题:会议名称+文种

成文日期:标注在标题下方,用括号括起

正文:前言:说明公报的依据和主要内容;主体:公报的主要内容


3、外交公报

标题:常用的:国名+联合公报、政府名称+事由+联合公报、会议名称+新闻公报

成文日期:标注在标题下方,用括号括起



公告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目的或意义--内容--号召


标题:发文机关+文种、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发文字号:在标题下方居中标注序号(X年第x号)


正文:发布公告的缘由:有选择地交代公告发布的背景、根据、目的等;发布的事项


结尾:如果需要提出要求或说明事项,可写一个要求式或说明式结尾;如果公告篇幅较短,可用“特此公告”作结。


最后发文机关+日期



通告


通告的写作格式


通告由标题、发文字号、正文、结尾组成。


【基本框架】为什么--怎么办;目的--要求;事由--措施。


标题:一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二是事由+文种;三是发文机关+文种


发文字号:(X年第X号)


正文:由缘由和通告事项两部分组成。缘由为发布通告的原因和根据,事项为须知和遵守的内容。用“特通告如下”转承连接。通告事项是面对大众的,应简洁明了,叙述清楚,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结尾:结尾部分可提出要求、希望,并用“特此通告”作结。有时也可不写,形式比较灵活。最后是实施日期。



意见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要达到什么要求);背景与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工作举措--工作要求;背景与现状--必要性或原因理由--工作要求;目的--理由--安排--要求。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 +文种


正文:顶格主送机关,首先说明行文的目的、背景、依据或缘由;其次明确、详尽的写出意见的具体内容


结尾一般用一个结尾段落来进一步强调工作或提出希望与要求。最后发文机关加日期



通知


[基本框架]告知对象一-一告 知事项一一-原因理由一落实要求。


通知的写作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不同类型的通知使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通报


【基本框架】事情原田--处理情况--经验教训总结--落实或预防要求


通报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组成。



报告


【基本框架】陈述基本情况--指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目的--理由--打算标题 事由加文种,如《关于20XX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单位、事由加文种,如《XX 关于 20XX 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引据:正文的开头,概括说明全文主旨,开门见山,起名立意。将一定时间内各方面工作的总情况,如依据、目的,对整个工作的估计、评价等作概述,以点明主旨。然后用过渡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报告事项:第一层次简洁,第二、三根据行文主旨确定详略


结尾: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示。”、“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或“特此报告”等语作结。最后写明发文机关与日期。



请示


【基本框架】请示理由--事项--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目的--措施。


1、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2、正文 顶主送机关,一是请示缘由(一般采用叙事和说理相结合)二是请示事项(一是明确二是具体)


3、尾部固定结语“妥否,请批示”或“以上如认为可行,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


最后写明发文机关与日期



批复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理由--答复指示--工作要求。


包括:

第一:批复机关+请示事项(问题)+文种

第二:批复机关+原请示题目+文种

第三:批复机关+请示事项+请示单位名称+文种



议案


【基本框架】提请审议的事项--理由--期望和要求


标题:议案的机关名称+审议事项+文种


主送机关是议案提交的法定机关即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标题之下靠左顶格


正文:是提请审议议案的主体部分:首先是提请审议事项的意义、目的或缘由;其次是提请审议是事项即提请大会解决什么问题;再次是提出审议申请,,要表明提出议案机关的意见或态度,拱大会参考,并提请审议


结尾:用“以上议案,请予审议”作结,提出议案的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署名+日期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理由--要求。


包括:


1.联系函

(1)商洽性函

用于单位、机关之间互相商量、接洽工作和委托对方办理某一事项。例:《××单位关于商洽×同志调动工作事宜的函》。

(2)询答性函

用于单位、机关之间互相询问或答复问题。例:《×××局关于询问贯彻×××工作会议情况的函》。


2.请批函

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用请批函。这里的“主管部门”是指与发文机关不存在有行政上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单位,而请求批准的只限业务事项。例:《×××报关于申请广告许可证的函》。


3.告知函

主动将有关信息(如问题、意见、情况)告知对方。例:《××单位关于×结果的函》。


4.答复函

用于答复来函一方面的商洽、询问或联系。



纪要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理由--措施--要求。


1、标题 第一种、机关名称+会议名称+文种;第二种、会议名称+文种;第三种、正、副标题式


2、正文 一般采用总分式的结构。1、总述部分:这是全文的前言、导语、即会议概要。一般要交代会议的时间、地点、主持单位、参加人员、会议议题、会议情况、结果及对会议总体的评价。2、分述部分:写会议讨论的情况和结果。具体写法:分类式、发言记录式、综合式。


3、结尾 其一要提出希望、号召;其二交代会议的有关事项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